动力电池,强者恒强。
《投资者网》葛凡梅
过去的2023年,“双碳”目标下,能源产业现代化升级、新能源产业发展壮大、能源稳投资促增长等工作稳步推进。
国家能源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能源投资保持快速增长,其中新能源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超过34%;新型储能发展迅速,新增装机规模约2260万千瓦/4870万千瓦时;全国电力市场交易电量5.7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9%……能源领域新发展持续为经济添活力、增动能。
事实上,尽管当前新能源市场起伏,给行业带来些许“寒意”,但是,新能源行业长期增长趋势确定。目前全球新能源车渗透率仍处于增长上升的阶段,电动化的大势并未改变,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车产业链核心环节,将持续受益于产业链成长的过程,未来仍将维持稳固增长趋势。
规模:强者恒强
2023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增长,动力电池需求大幅上升,带动了锂电池出货量的增加。近些年,中国锂电产业链世界领先,在电动车领域已经形成完善的产业链配套体系,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信息显示,2023年,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累计产量为778.1GWh,累计同比增长42.5%。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累计销量为729.7GWh。其中,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387.7GWh,累计同比增长31.6%。其中,动力电池累计出口达152.6GWh,在销量中占比20.9%。
在2023年装机量中,以产品种类来看,已经形成“三七”格局。其中,三元电池累计装车量 126.2GWh, 占总装车量32.6%,累计同比增长14.3%;磷酸铁锂电池累计装车量261.0GWh, 占总装车量67.3%,累计同比增长42.1%。
按厂商来看,2023年全年,宁德时代(300750.SZ)、比亚迪(002594.SZ)、中创新航(3931.HK)、亿纬锂能(300014.SZ)、国轩高科(002074.SZ)、依次是国内前五名,蜂巢能源、LG 新能源、欣旺达(300207.SZ)、孚能科技(688567.SH)、正力新能紧随其后。
根据最新数据,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电池装机总量达到了158.8GWh,相比去年同期增长22%。在此期间,全球电池装机总量排名前两位的企业是中国的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它们的电池装机量分别达到了60.1GWh和22.7GWh,占据全球市场的大部分份额。
其中,宁德时代的电池装机量同比增长了31.9%,而比亚迪的装机量则增长了11.9%,这两家公司的市场份额接近70%。此外,进入全球电池装机总量排名前十名的中国企业还包括中创新航、亿纬锂能、国轩高科和蜂巢能源。
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数据,2024年1-3月,中国国内的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达到了85.2GWh,约占全球54%,同比增长29.4%。
盈利:马太效应显著
动力电池企业尽管已经跻身前十之列,业绩表现同样存在较大差距。部分动力电池相关企业盈利能力提升,证明企业业绩的扎实和盈利的稳定。
从业绩来看,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国轩高科2023年业绩呈现了营业收入、净利润的双增长。其中,比亚迪营收规模最大,实现营收6023.15亿元,同比增长42.06%,净利润300.41亿元,同比增长80.72%。而从归母净利润规模来看,宁德时代位居首位,净利润为441.21亿元,同比增长43.58%,营收为4009.17亿元,同比增长21.83%。
动力电池赛道中,市场份额前十的企业差距较大,除了比亚迪、宁德时代两大巨头外,其他动力电池企业的净利润规模均未超过50亿元,甚至部分企业还出现亏损。2023年,亿纬锂能净利润40.55亿元,位居第三;欣旺达第四,仅有10.76亿元;国轩高科、中创新航则分别为9.38亿元、2.94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孚能科技的营收虽然同比增长41.91%,为164.36亿元,但是其归母净利润大幅下降,出现18.68亿元的亏损,较2022年同期亏损幅度扩大9.26亿元。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存货跌价准备、投资损失和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孚能科技在2023年度计划通过管理优化、海外业务拓展、钠离子电池的量产和控制库存等方式改善业绩。根据孚能科技2024年一季报信息,期内,公司实现营收29.24亿元,同比下降21.70%;归母净利润为-2.17亿元,较2023年同期亏损已有收窄。
从毛利率来看,2023年,宁德时代、比亚迪整体毛利率分别为22.58%、20.21%;亿纬锂能、国轩高科的毛利率差距不大,分别为16.76%、16.30%;随后是欣旺达,14.34%,中创新航13%,孚能科技6.63%。
挑战:产业链核心矛盾在供给端
2023年,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一路走低,价格从2022年的接近50万元/吨降低至年底的十余万元/吨。市场观点认为,碳酸锂价格下降,有望带动电池成本及终端售价下降,有望刺激下游需求。
但是,在面对供应链中核心原材料价格大幅下行及市场订单变化情况时,原材料价格高点制成高价库存,也成为部分企业2023年的沉重负担。比如,孚能科技就在2023年全年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6.06亿元。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比亚迪、宁德时代的存货分别为876.76亿元,454.34亿元;中创新航、欣旺达的库存分别为71.26亿元、70.45亿元;亿纬锂能63.161亿元,国轩高科56.78亿元,孚能科技35.99亿元。
事实上,2023年锂行业周期盛衰极速更迭,上游环节遭遇的冲击更加猛烈。2023年,17家上市锂企的锂价年内骤降八成,供过于求对行业造成一定冲击。17家锂企中有14家营收下滑,16家盈利下滑,且各家降幅不一。其中,金圆股份(000546.SZ)、吉翔股份(603399.SH)、江特电机(002176.SZ)出现亏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78亿元、-3.37亿元和-3.97亿元。
行至2024年,一季度锂价虽有反弹,但总体依然低迷。根据wind数据统计可知,一季度国内电池级碳酸锂均价由每吨9.69万元反弹至10.96万元,季度平均价为10.16万元,去年同期均价为40.27万元。
在此背景下,锂企一季报业绩自然也不会好看,包括天齐锂业、江特电机、盛新锂能、赣锋锂业等在内,一季度均出现亏损;而雅化集团、中矿资源的归母净利润则分别大降97.48%和76.63%。
东兴证券研报指出,当前板块核心问题依旧在于供给过剩,短期内基本面仍处于筑底阶段,行业扩张速度已明显放缓,下游竞争日益激烈叠加行业再融资政策的收紧,对各企业资金端压力持续提升,行业有望加速进入尾部出清阶段,供需格局有望迎来边际改善。
同时,其认为,当前碳酸锂价格低位震荡且下行空间有限,对产业链价格下降具备一定支撑,在需求端增速维持稳定,供给端由扩张放缓转向逐步出清的格局下,板块整体盈利能力的弹性或将有所提升,基本面有望迎来拐点,看好业绩见底企稳后回归的机遇。(思维财经出品)■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欢迎转载,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