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关于实施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若干措施的通知。 其中提到,依法实施并落实相关税收支持政策,鼓励境外投资者在华再投资,促进形成更多有效投资。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境内再投资企业所投资的项目,符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的,享受进口设备有关支持政策。外商投资企业以合法产生的外汇利润、境外投资者以境内合法取得的外汇利润开展境内再投资的,相关外汇资金可以按规定境内划转。
国家知识产权局近日分别同意江西省、湖北省宜昌市、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开展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未来三地将分别面向先进结构材料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化工和装备制造产业、装备制造和汽车制造产业开展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工作。至此,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达到80家,分布在29个省(区、市),其中省域层面建设24家,知识产权快保护网络进一步织密。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湖南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6166.50亿元、同比增长5.6%,比一季度快0.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59.68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9307.50亿元、增长6.2%,第三产业增加值15099.32亿元、增长5.4%。上半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391.81亿元、同比增长6.2%,比一季度快0.6个百分点。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
据陕西省人民政府网,陕西省长、省政府党组书记赵刚7月17日主持召开省政府党组会议。会议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立足陕西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不断做强做优现代能源产业集群,持续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转型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今年下半年,上海市将继续发放“乐·上海”服务消费券。记者从今天下午举行的市政府新闻通气会上获悉,经市政府同意,下半年将继续安排5亿元财政资金,用于发放餐饮、旅游、电影、文化、体育消费券。其中,餐饮消费券继续采用“摇号”模式,新增的文化消费券采用“抢券”模式,面向全国消费者发放,适用于各种演出演艺类型。
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与共建国家货物贸易从2021年2.7万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3.1万亿美元,年均增长4.7%,占整体贸易比重由45.3%提高至50.7%,今年上半年进一步提高至51.8%。2021至2025年上半年,我国与共建国家双向投资累计超过2400亿美元,其中对共建国家直接投资超过1600亿美元,共建国家对华投资超过800亿美元。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李成钢表示,项目建设扎实推进,综合效应更加凸显,2021至2025年上半年,在共建国家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累计近6000亿美元。新兴领域稳步拓展,合作空间更加宽广。我们与50多个共建国家签署了数字、绿色、蓝色等领域投资合作备忘录。“丝路电商”伙伴国增至36个
中国政府采购网发布《浙江自贸试验区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提升和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建设思路研究》。采购人为浙江省商务厅。项目主要内容为:梳理当前数据跨境通道的网络架构、传输能力、稳定性等现状,考虑数字贸易、人工智能、跨境电商等数据传输需求集中的产业长远发展诉求,分析国际通信出入口局建设的作用及路径,综合国家层面政策考量,提出浙江自贸试验区设立通信出入口局与跨境数据通道升级的建设思路与实践路径。
《学习时报》2025年07月18日刊登商务部党组书记、部长王文涛署名文章《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其中指出:扩大外资开放领域。落实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清零”要求,持续清理负面清单之外的限制性措施,确保开放举措落地实施。在负面清单以外的领域,严格按照内外资一致的原则对外资准入实施管理。着力破解市场准入中“大门开、小门不开”的具体问题,让外资企业在已开放领域“既准入又准营”。稳步推进服务业开放,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推动互联网、文化等领域有序开放。及时总结评估试点经验,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开放路径和实践案例,适时扩大试点范围。有序扩大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外资参与创业投资,提高外资在华开展股权投资、风险投资便利性,引导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有序规范实施战略投资,吸引更多优质外资长期投资我国资本市场。积极引导外资投向,修订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促进外资更多投向先进制造、现代服务、高新技术等领域以及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鼓励外资企业在华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等功能性机构,持续优化引资结构。
上交所举办“可控核聚变”产业沙龙,超过20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到场交流,涵盖产业链上下游核心部件、系统装置、工程应用等领域。同时,近30家创投机构、公募基金、证券公司、银行等金融机构出席参会。本次沙龙主题为“可控核聚变:未来终极能源‘核’心”,与会各方深入探讨我国高温超导带材、聚变实验堆、装置部件和材料等产业发展前景、技术突破时间表、国家战略方向、资本市场支持重点等事项。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7月18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消费市场规模稳居全球第二,过去四年,社零总额年均增长5.5%,今年有望突破50万亿元人民币。我国服务消费保持较快增长,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提升3.5个百分点,达到46.1%。
在国务院新闻办今天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以来,我国外贸顶住压力、展现韧性,货物贸易稳居全球第一,出口、进口国际市场份额稳定在14%和10%以上。服务贸易规模稳居全球第二。外资质量提升,“十四五”以来累计吸收外资已超过7000亿美元预期目标。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7月18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以来,我国产供链国际合作有序推进,对外投资年均增速超过5%,总量规模稳居世界前三,对外承包工程整体稳中有升,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签署多份产供链合作备忘录。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7月18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越是困难大、挑战多,越能体现我国的制度优势,庞大的市场和完备的产业体系,越能展现我国经济的广阔潜力、强大的韧性和强劲的活力,也越能彰显我国负责任大国的责任担当。王文涛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将按照统一部署,主动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把握战略重点和目标方向,积极谋划和推动“十五五”时期的商务高质量发展。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7月18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1年至2024年,从绝对值来看,我国的社零绝对值已相当于美国的80%左右;从实际购买力来看,按照世界银行给出的数据和算法,我国社零已超过美国,是美国的1.6倍。
7月16日至17日,国务院国资委举办中央企业负责人研讨班。会议要求,国资央企必须加快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为开创企业改革发展新局积聚新动能新优势。要把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努力开启增长的“第二曲线”,加快实现从要素大量投入的“汗水型增长”向科技创新驱动的“智慧型增长”转变。要着力提升原创性引领性技术供给能力,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要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形成“创新-产业-创新”的良性循环。会议提出,要持续推进重点产业提质升级,超越内卷竞争,维护产业价值,突出互利共赢涵养产业生态,推动产业体系不断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方向跃迁。要以高效能改革推动构建新型生产关系,着力提升资源配置、管理运营、激励约束、监督服务等方面效能,高质量完成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营造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