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账号登录
未注册账户,去注册
账号注册
已注册用户登录
忘记密码
返回 登录
上证指数 3295.06
-0.07%
深证成指 9917.06
+0.39%
创业板 1947.19
+0.59%
科创50 1004.57
+0.12%
北交50 1300.19
-1.11%
  • 1天前
    Momenta首批车端无人产品预计在2025年底进入试运营
    览富财经网讯:Momenta即将在今年推出行业内首个前装量产的Robotaxi方案,通过复用量产传感器和计算单元来降低单车成本;同时,依托“无图技术”,该方案还可实现在各国不同城市道路环境中的快速适配。Momenta首批车端无人的Robotaxi预计在2025年底进入试运营。
  • 1天前
    武汉出台21项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措施
    览富财经网讯:从武汉市商务局获悉,武汉市近日印发《2025年武汉市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措施》,围绕提升通关效率、深化监管改革等6大领域推出21项具体举措。聚焦加速口岸通关效率,武汉将在水运口岸以“水水中转”“联动接卸”等新模式实现货物无缝衔接,试点出口拼箱货物“先查验后装运”缩短货物待港时间;在航空口岸推出“机坪理货—机坪直提”“空侧直转”等4项试点,推动货物“即到即提、即装即飞”;在铁路口岸实施“铁路快速通关”,并开展数字化监管集拼仓试点,大幅提升运输效率。
  • 1天前
    OpenAI向免费用户推出轻量版Deep Research
    览富财经网讯:OpenAI发文称:注意到许多用户都喜欢使用Deep Research,因此OpenAI通过引入轻量级的Deep Research版本来扩大Plus、Team和Pro用户的使用范围,以提高当前的速率限制。我们还向免费用户推出了轻量级版本。轻量版Deep Research由OpenAI o4-mini版本提供支持,其智能水平接近用户熟知且喜爱的标准版Deep Research,同时运营成本显著降低。该版本在保持用户所期待的深度与质量的同时,响应内容通常更为简洁。当标准版的使用额度耗尽后,系统将自动切换至轻量版响应查询。所有Plus、Team和Pro用户现在都扩展了对Deep Research的使用。企业和教育用户将在接下来的一周获得访问权限,并且与Team用户具有相同的使用级别。Deep Research的轻量版今天开始向所有免费用户推出。
  • 1天前
    国家发改委:引导民营企业更好参与“两重”建设和“两新”工作
    览富财经网讯:国家发改委党组发文指出,持续加力破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障碍。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实施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持续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向经营主体公平开放,支持有能力的民营企业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支持民营企业在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投资布局,支持更多民间资本投资铁路、核电、水利、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领域重大项目,引导民营企业更好参与“两重”建设和“两新”工作。
  • 1天前
    国家发改委:持续加力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
    览富财经网讯:国家发改委党组发文指出,持续加力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加快形成以民营经济促进法为基础、相关法律法规规章为支撑的法律制度体系,更好发挥法治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中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坚决防止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强化涉企收费长效监管,加大对违规收费的治理力度,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 1天前
    国家发改委: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等基金 为科技型民营企业融资拓宽渠道、提供支持
    览富财经网讯:国家发改委党组发文指出,持续加力落实各项纾困政策。深化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用好民营经济发展综合服务平台,发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健全问题收集—办理—反馈—跟踪回访闭环机制,加强统筹协调、汇聚工作合力,由点及面帮助民营企业解决更多困难问题。深入推进“信易贷”工作,健全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推进信用信息共享,提高增信质效。发挥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作用,加大对小微民营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等基金,为科技型民营企业融资拓宽渠道、提供支持。
  • 1天前
    国家发改委:持续加力解决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问题
    览富财经网讯:国家发改委党组发文指出,持续加力解决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问题。全面实施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用好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等政策,建立拖欠企业账款领域信用监管机制,将有关违约拖欠情况纳入相关主体信用记录,强化票据管理、信息公示,依法依规实施失信惩戒,会同相关部门加快形成清理拖欠企业账款的合力。
  • 1天前
    河南:支持郑州数据交易中心争创国家级数据交易场所
    览富财经网讯: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4月24日发布通知,明确2025年河南省大数据产业发展工作要点。其中提到,活跃数据交易。支持郑州数据交易中心升级数据要素综合服务平台,加快建设行业数据专区和城市数据专区,完善数据资源和产品供需对接机制,鼓励各类数据产品进场交易,数据交易额累计突破50亿元,争创国家级数据交易场所。支持有条件的地市联合郑州数据交易中心落地数据交易城市运营中心,协同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发展。做大中原数据交易联盟,集聚一批优质数商和第三方服务机构。探索开展数据跨境流通业务服务,推动数据跨境流通。
  • 1天前
    中信证券:核心公司一季报超预期 卫星互联网进入景气上行
    览富财经网讯:中信证券研报指出,2025年4月22日,铖昌科技与臻镭科技公告2025年一季报:铖昌实现营业收入实现归母净利润0.30亿元,同比增长300.06%;臻镭科技实现归母净利润0.22亿元,同比增长495.74%。4月17日,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庄木弟表示力争到2027年上海商业航天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以上。近期,上交所与10家商业航天进行企业座谈会,反映交易所全力支持商业航天发展。4月18日,上海垣信最新公开两个中标/中标候选人文件,千帆星座正向地面设备环节深化。综合核心企业的业绩、订单变化,以及产业端政策和向下游深化程度,我们认为卫星互联网行业正在进入景气上行拐点。
  • 1天前
    Meta裁减逾百名Reality Labs部门员工
    览富财经网讯:据知情人士透露,Meta Platforms正在对其专注于开发虚拟现实和可穿戴设备的Reality Labs部门门裁员100多人。该知情人士透露,最新一轮裁员影响了Reality Labs专注于为Meta的Quest头显创造VR体验的员工,以及专注于硬件的运营员工。Meta领导层希望简化Reality Labs内部两个不同团队正在完成的类似工作。该公司证实已经裁员,但没有就受影响的员工人数置评。Meta发言人特雷西·克莱顿在一份电子邮件声明中称:“Oculus工作室的一些团队正在经历结构和角色的转变,这影响了团队规模。”
  • 1天前
    苹果调整管理层 将机器人业务从AI业务中剥离
    览富财经网讯:据报道,苹果公司正在调整人工智能负责人约翰·贾南德雷亚(John Giannandrea)的权限,他将不再负责苹果机器人部门的管理工作。转而由苹果高级副总裁约翰·特努斯(John Ternus)负责机器人项目的硬件开发工作。尽管如此,贾南德雷亚仍将领导苹果的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工作。此次管理层调整旨在让他的团队能够更加专注于开发新的人工智能功能。
  • 1天前
    潘功胜:将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览富财经网讯:据央行官网,2025年4月23日-24日,二十国集团(G20)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今年第二次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会议讨论了全球经济展望、完善国际金融架构、应对非洲发展和增长困境等议题。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出席会议并发言,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参加会议。
  • 1天前
    国家发改委、央行部署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览富财经网讯: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22日组织召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暨工作部署会。会议强调,要采取务实举措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再上台阶,重点做好八方面工作。一是深化政务诚信建设,二是强化公共信用信息的刚性归集,三是构建全方位的信用激励政策环境,四是依法依规落实失信惩戒措施,五是完善统一的信用修复制度,六是健全以信用为基础的监管和治理机制,七是深化信用信息在金融服务中的开发利用,八是提升地方信用建设水平。
  • 2天前
    国家知识产权局:将加快建立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规则
    览富财经网讯:国新办今日就2024年中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表示,面向未来,国家知识产权局将积极推动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共生演进、双向赋能、融合发展。一是持续推进人工智能相关知识产权制度创新,加快建立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规则,为发展人工智能技术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二是提高人工智能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水平,健全知识产权支撑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作体系,加大人工智能领域专利申请按需审查服务力度,做好相关发明专利分析预警和导航服务,指导建设人工智能领域专利池,深入实施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促进更多人工智能领域专利从实验室走向产业链,赋能相关产业发展。三是积极参与人工智能领域知识产权全球治理,推动完善相关国际规则和标准,促进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让人工智能技术更好造福全人类。
  • 2天前
    市场监管总局:将与电商平台共建网络侵权商品案件查办快速响应机制
    览富财经网讯:国新办今日就2024年中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稽查专员嵇小灵表示,下一步,市场监管部门将进一步压实平台主体责任,确保电商平台自律公约落地生效,与电商平台共建网络侵权商品案件查办快速响应机制,大幅提升案件查处效率。同时,借助跨部门跨区域协作机制,强化对侵权假冒违法行为的全链条追踪溯源和联合打击,让创新者不担心被“山寨”,让消费者放心安心在网上“买买买”。
  •    云意电气 [300304] 5小时前
    请问一下董秘: 你公司的汽车半导体分立器项目什么时候投产呢?
    您好,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公司投资项目的进展情况请关注公司在中国证监会指定创业板信息披露网站巨潮资讯网发布的相关公告,谢谢!
  •    弘亚数控 [002833] 9小时前
    能详细说下公司在专用机器人领域的计划,和现阶段成果。
    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2024年新设立子公司“广东星石机器人有限公司”,旨在探索家具机械装备的自动化机器人解决方案,自主研发应用在家具制造过程中的上下料、搬运、码垛专用机器人,为家具制造各工序衔接提供性价比更高的机器人解决方案。目前公司已推出轨道机器人智能料仓、机器人数控裁板锯单元、机器人智能开料中心、机器人上料柔性钻孔工作站、机器人“一人线”方案等,利用自动化产线+智能机器人实现设备的加工效率和工艺水平提升。
  •    胜宏科技 [300476] 9小时前
    请问截止4月10日股东数是多少
    尊敬的投资者,您好!根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提供的数据,截至2025年4月10日,公司股东人数为72,036名,谢谢关注。
  •    胜宏科技 [300476] 9小时前
    尊敬的董秘 新年好 衷心感谢你们不厌其烦回答投资者的提问。请问贵公司2025年4月10日A股股东人数是多少?谢谢
    尊敬的投资者,您好!根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提供的数据,截至2025年4月10日,公司股东人数为72,036名,谢谢关注。
  •    胜宏科技 [300476] 9小时前
    董秘您好!请问截止4月10号的公司股东数?谢谢!
    尊敬的投资者,您好!根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提供的数据,截至2025年4月10日,公司股东人数为72,036名,谢谢关注。
  •    胜宏科技 [300476] 9小时前
    美东时间4月11日晚间,美国海关宣布,根据特朗普总统当日签署的备忘录,对集成电路、半导体器件、闪存、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显示模组等商品不征收第14257号行政令的对等关税,请问贵公司pcb产品在此豁免类别吗?
    尊敬的投资者,您好!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由中国大陆直接出口美国的PCB产品占比不到1%。根据和客户签订的贸易条款,产品的进口关税由客户承担,本轮美国加征关税对公司收入利润的直接影响极小。目前公司大客户在手订单充足,各项业务稳步推进,未受到影响。感谢您的关注!
  •    胜宏科技 [300476] 9小时前
    公司在国内国产头部AI芯片和服务器企业中有无订单和合作 比如华为,谢谢
    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受商业政策限制,未经许可公司不便讨论具体客户名称及业务情况,谢谢关注。
  •    胜宏科技 [300476] 9小时前
    关税问题对公司影响多大?请问公司目前订单以及产能利用情况如何,谢谢!
    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对于外销的产品,公司承担产品的出口关税,进口关税由进口商(客户)承担。2025年一季度,公司从中国大陆直接出口美国占比不到总营收1%,直接影响有限。目前公司各项业务正常推进,在手订单饱满,未受到影响,产能利用率处于良好水平。公司密切关注国际贸易争端发展状况,并与客户持续进行沟通,共同协商解决方案。感谢您的关注!
  •    胜宏科技 [300476] 9小时前
    贵司曾披露直接输美商品占比仅为1%,请问外销商品中间接输美商品收入占比有多大
    尊敬的投资者,您好!通过其他渠道间接销往美国的商品由于数据不足,无法统计。谢谢关注。
  •    胜宏科技 [300476] 9小时前
    董事会秘书您好,请问胜宏科技从美国进口(不是出口)的产品占比是多少?
    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进口物料中原产地为美国的物料占比极低,对美进口关税对公司物料进口成本的影响十分有限,谢谢关注。
  •    胜宏科技 [300476] 10小时前
    董秘您好!请问公司截止4月20日的股东数,谢谢!
    尊敬的投资者,您好!根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提供的数据,截至2025年4月18日,公司股东人数为81,066名,谢谢关注。
  •    胜宏科技 [300476] 10小时前
    董秘您好!公司公布了一季报,净利润9.21亿元同比增339%且二季度净利润环比增不低于30%即半年度净利润不少于21,21亿元同比增不少于360%,这预示着半年度且全年业绩将非常亮丽是确定性超预期高增长,目前市盈率才14倍存在明显低估,但市场并不认可今天低开低走放量大幅杀跌,其原由估计与关税战可能滞止公司出口业务特别是英伟达客户被限对华产品出口有关,请问:关税战是否对公司上述和出口业务带来影响?
    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对于外销的产品,公司承担产品的出口关税,进口关税由进口商(客户)承担。2025年一季度,公司从中国大陆直接出口美国占比不到总营收1%,直接影响有限。目前公司各项业务正常推进,在手订单饱满,未受到影响。公司密切关注国际贸易争端发展状况,并与客户持续进行沟通,共同协商解决方案。感谢您的关注!
  •    胜宏科技 [300476] 10小时前
    尊敬的董秘您好!请问4月20日公司股东人数多少?谢谢
    尊敬的投资者,您好!根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提供的数据,截至2025年4月18日,公司股东人数为81,066名,谢谢关注。
  •    爱尔眼科 [300015] 1天前
    可以给我寄一份2024年的纸质年报吗?
    您好,请将联络方式、收件信息发送至zhengquanbu@yeah.net邮箱,印刷成册后将统一邮寄,谢谢。
  •    首钢股份 [000959] 1天前
    最近,国产AI公司深度求索开发的大模型DeepSeek非常火爆,不少公司已在内部部署,借助该大模型赋能业务,提升效率与创新能力。想了解一下咱们公司是否有应用DeepSeek大模型?如果尚未应用,是否有考虑在研发中探索其应用的可能性,以便更好地利用前沿技术推动业务发展 ?
    您好,公司高度重视数字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相关工作,冷轧公司入选世界经济论坛(WEF)第13批全球“灯塔工厂”,京唐公司入选工信部2024年“5G工厂名录”、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公司未来将进一步推动多场景覆盖的AI大模型应用,部署满血版DeepSeek,多领域训练采购智慧决策、主动式智能客服、工艺规程智控等模型,打造一批钢铁+AI的数据应用场景,带动生产及管理效率提升。感谢您的关注!
  • 原创 一图读懂盘龙药业2024年度报告
    2025年4月24日晚间,盘龙药业(002864)发布2024年年报,全年实现营业收入9.74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2亿元,同比增长8.91%。
    1天前
    览富财经网
    财经纵横
  • 原创 盘龙药业:净利润实现连续8年增长,用“硬科技”蹚出一条突围之路
    2024年,盘龙药业整体经营稳中有进,主导品种实现销售收入双位数增长,产品矩阵稳健提质;植物药业业绩实现三位数增幅;配方颗粒业务从零突破至211个备案品种,“第二增长曲线”锋芒初露。
    1天前
    览富财经网
    财经纵横
  • 原创 君禾股份:2024年营收创历史新高,2025年一季度经营实现“开门红”
    4月25日,君禾股份发布2024年业绩报告,公司实现营收11.11亿元,营收数据创历史新高;同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超1倍,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超7倍。
    1天前
    览富财经网
    浙股观察
  • 原创 一图读懂诺邦股份2024年度报告
    4月24日晚间,诺邦股份(603238)发布2024年度报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22.37亿元,同比增长16.8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95亿元,同比增长15.22%。
    1天前
    览富财经网
    浙股观察
  • 原创 本周A股市场涨跌榜:机器人等概念轮番表现,热门股集体杀跌
    4月21日至4月25日,A股三大指数震荡拉升。截至周五收盘,上证指数累计上涨0.56%,深证成指累计上涨1.38%,创业板指累计上涨1.74%。
    1天前
    览富财经网
    财经纵横
  • 原创 宝兰德:持续加大研发投入,AI领域获得新突破
    2024年,宝兰德聚焦人工智能前沿技术发展,集中优势力量推进产研转型,成功推出了中间件管理平台、AI智慧助手、AI智算平台等新产品,为公司后续业务拓展及持续经营奠定了基础。
    1天前
    览富财经网
    财经纵横
  • 原创 一图读懂君禾股份2024年度报告
    2025年4月24日晚间,君禾股份(603617)发布2024年年报,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1.11亿元,同比增长54.6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944.81万元,同比增长116.96%。
    1天前
    览富财经网
    浙股观察
  • 原创 诺邦股份:2024年核心业务稳健增长,“小植家”品牌崭露头角
    作为水刺无纺布行业龙头,在过去一年中,诺邦股份积极把握行业与政策机遇,在业绩方面也展示出恢复性增长态势,且关键财务数据与经营效益指标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1天前
    览富财经网
    浙股观察
  • 净利增涨30%门店近7000家,途虎为何能成为汽后第一连锁?
    追求高质量的扩张。
    1天前
    源Sight
    财经纵横
  • 剑指“中式面馆第一股”,IPO之路充满机遇与挑战。
    剑指“中式面馆第一股”,IPO之路充满机遇与挑战。
    1天前
    创业最前线
    新股动态
  • 阿维塔,中国市场“高攀不起”
    三年亏百亿。
    1天前
    子弹财经
    财经纵横
  • 赤子城科技Q1业绩亮眼,AI社交+游戏双轮驱动该咋看?
    赤子城科技Q1业绩亮眼,AI社交+游戏双轮驱动该咋看?
    1天前
    江瀚视野
    财经纵横
  • “AI寒武纪”爆发至今,五类新物种登上历史舞台
    ChatGPT时刻以来,那些在资本市场持续爆发的AI新物种公司。
    1天前
    锦缎
    财经纵横
  • 悬念拉满 | 三大场景 × 三大系列新品,东方日升邀您共赴德国解锁光储创新密码!
    备受瞩目的2025德国慕尼黑智慧能源展览会(Intersolar Europe)即将拉开帷幕,作为全栈式新能源解决方案引领者,东方日升将携三大光储场景解决方案、
    1天前
    东方日升新能源
    浙股观察
  • 原创 览富资讯2025.04.25
    一、重要资讯1. 工信部等七部门印发《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赋能医药全产业链”应用试点。
    1天前
    览富财经网
    财经纵横
  • 原创 被人形机器人概念“带飞”,PEEK从“小众材料”变“资本宠儿”
    机器人领域,PEEK材料可用于制造机器人关节轴承、齿轮等传动部件,可减轻重量、降低能耗,同时提高耐磨性和使用寿命。
    2天前
    览富财经网
    财经纵横
  • 原创 9天7个涨停难掩经营之殇,乐山电力如何破局?
    近年来乐山电力净利润持续下滑,主营业务毛利率也有所下降,公司重点拓展的新兴业务规模较小,对公司整体业绩贡献较小。在发展过程中,乐山电力仍然面临诸多挑战。
    2天前
    览富财经网
    妖股逻辑
  • 原创 穿越寒冬,步步高“摘帽”迎来春天
    前期的激进、转型失败与决策失误损害到了步步高的根基,以至于疫情的来到一下子就彻底打垮这家早已略显飘摇的企业。
    2天前
    览富财经网
    妖股逻辑
  • 原创 佳力奇: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35.41%,航空复材行业巨头悄然崛起
    2024年,是佳力奇发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一年。8月28日,公司成功登陆深交所创业板,成为宿州市第一家A股上市公司。2024年,佳力奇实现营业收入6.27亿元,同比增长35.41%。
    2天前
    览富财经网
    财经纵横
  • 原创 一图读懂创源股份2024年度报告
    4月21日,创源股份发布2024年业绩报告,公司实现营收19.39亿元,同比增长42.73%;归母净利润为1.08亿元,同比增长40.65%。
    2天前
    览富财经网
    浙股观察
    • 6个月前
      9月30日新申报企业3家 新芯股份、巴兰仕、雅图高新
      览富财经网讯:9月30日新申报企业3家 新芯股份、巴兰仕、雅图高新新芯股份:国内领先的半导体特色工艺晶圆代工企业,聚焦于特色存储、数模混合和三维集成等业务领域,可提供基于
    • 10个月前
      6月26日北交所新申报企业6家 世昌股份、交大铁发、国亮新材、建院股份、爱舍伦、楚大智能
      览富财经网讯:6月26日北交所新申报企业6家 世昌股份、交大铁发、国亮新材、建院股份、爱舍伦、楚大智能。
    • 10个月前
      6月25日北交所新申报企业4家 能之光、思锐光学、东实环境、杰特新材
      览富财经网讯:6月25日北交所新申报企业4家 能之光、思锐光学、东实环境、杰特新材。
    • 10个月前
      6月24日北交所新申报企业2家 精创电气、酉立智能
      览富财经网讯:6月24日北交所新申报企业2家 精创电气、酉立智能。
    • 10个月前
      6月21日北交所新申报企业3家 创正电气、奥美森、锦华新材
      览富财经网讯:6月21日北交所新申报企业3家 创正电气、奥美森、锦华新材。
    • 10个月前
      6月20日新申报企业2家 中国铀业、泰金新能
      览富财经网讯:6月20日新申报企业2家 其中深市主板企业1家:中国铀业,科创板企业1家:泰金新能。
    • 1年前
      3月15日北交所新申报企业1家 今大禹
      览富财经网讯:3月15日北交所新申报企业1家 今大禹。今大禹:一家集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研发、工艺设计、运营管理为一体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主营业务是依托
    • 1年前
      1月8日北交所新申报企业1家 东昂科技
      览富财经网讯:1月8日北交所新申报企业1家 东昂科技。东昂科技:主要从事专业移动照明工具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 1年前
      12月29日沪市主板新申报企业1家 城建设计
      览富财经网讯:12月29日沪市主板新申报企业1家 城建设计。城建设计:为城市轨道交通、综合交通枢纽、地下空间开发、工业与民用建筑、市政、桥梁和道路工程建设等项目
    • 1年前
      12月29日科创板新申报企业4家 德聚技术、瀚天天成、华盾防务、汉邦科技
      览富财经网讯:12月29日科创板新申报企业4家 德聚技术、瀚天天成、华盾防务、汉邦科技。德聚技术:专注于电子专用高分子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为客户提供电子
    • 1星期前
      天富龙IPO:公司基本信息速览
      天富龙将于4月23日接受沪市主板上市委审核。扬州天富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主要从事差别化涤纶短纤维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 1星期前
      4月23日沪市主板首发上会企业1家 天富龙
      览富财经网讯:4月23日沪市主板首发上会企业1家 天富龙。
    • 2星期前
      宏远股份IPO:公司基本信息速览
      宏远股份将于4月18日接受北交所上市委审核。沈阳宏远电磁线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电磁线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 2星期前
      4月18日北交所首发上会企业1家 宏远股份
      览富财经网讯:4月18日北交所首发上会企业1家 宏远股份。
    • 2星期前
      瑞立科密IPO:公司基本信息速览
      瑞立科密将于4月18日接受深市主板上市委审核。广州瑞立科密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专业从事机动车主动安全系统相关核心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
    • 2星期前
      4月18日深市主板首发上会企业1家 瑞立科密
      览富财经网讯:4月18日深市主板首发上会企业1家 瑞立科密。参会上市委委员:刘地亮、刘翼鹏、员碧辉、陈文权、徐婧审议的发行人:广州瑞立科密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2星期前
      岷山环能IPO:公司基本信息速览
      岷山环能将于4月11日接受北交所上市委审核。岷山环能高科股份公司是一家集原生资源清洁生产、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高新材料制造为一体的资源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企业。
    • 2星期前
      4月11日北交所首发上会企业1家 岷山环能
      览富财经网讯:4月11日北交所首发上会企业1家 岷山环能。审议的发行人:(一)岷山环能高科股份公司参会委员:杨艺新、冯丽霞、江洋子、张葳葳、李征
    • 3星期前
      山大电力IPO:公司基本信息速览
      山大电力将于4月10日接受创业板上市委审核。山东山大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电力系统相关智能产品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的高新技术企业。
    • 3星期前
      4月10日创业板首发上会企业1家 山大电力
      览富财经网讯:4月10日创业板首发上会企业1家 山大电力。
    • 3天前
      广信科技北交所首发申请成功过会
      览富财经网讯:4月23日北交所首发上会企业1家 广信科技获通过。
    • 3天前
      天富龙沪市主板首发申请成功过会
      览富财经网讯:4月23日沪市主板首发上会企业1家 天富龙获通过。
    • 1星期前
      瑞立科密深市主板首发申请成功过会
      览富财经网讯:4月18日深市主板首发上会企业1家 瑞立科密获通过。
    • 1星期前
      宏远股份北交所首发申请成功过会
      览富财经网讯:4月18日北交所首发上会企业1家 宏远股份获通过。
    • 2星期前
      悍高集团深市主板首发申请成功过会
      览富财经网讯:4月11日深市主板首发上会企业1家 悍高集团获通过。
    • 2星期前
      岷山环能北交所首发申请成功过会
      览富财经网讯:4月11日北交所首发上会企业1家 岷山环能获通过。
    • 2星期前
      山大电力创业板首发申请成功过会
      览富财经网讯:4月10日创业板首发上会企业1家 山大电力获通过。
    • 2星期前
      鼎佳精密北交所首发申请成功过会
      览富财经网讯:4月7日北交所首发上会企业1家 鼎佳精密获通过。
    • 3星期前
      技源集团沪市主板首发申请成功过会
      览富财经网讯:4月3日沪市主板首发上会企业1家 技源集团获通过。上市委会议现场问询的主要问题 :1.请发行人代表结合主要产品市场空间、销售地区相关贸易法规、关税
    • 4星期前
      华之杰沪市主板首发申请成功过会
      览富财经网讯:3月28日沪市主板首发上会企业1家 华之杰获通过。上市委会议现场问询的主要问题:1.请发行人代表:(1)结合同行业可比公司毛利率水平,说明公司智能
    • 1天前
      4月25日证监会核发同宇新材1家创业板企业IPO批文
      览富财经网讯:4月25日证监会核发同宇新材1家创业板企业IPO批文。
    • 1星期前
      技源集团首发股票获证监会批准
      览富财经网讯:4月18日证监会核发技源集团1家沪市主板企业IPO批文。
    • 1星期前
      4月18日证监会核发技源集团1家沪市主板企业IPO批文
      览富财经网讯:4月18日证监会核发技源集团1家沪市主板企业IPO批文。
    • 2星期前
      华之杰首发股票获证监会批准
      览富财经网讯:4月11日证监会核发华之杰1家沪市主板企业IPO批文。
    • 2星期前
      4月11日证监会核发华之杰1家沪市主板企业IPO批文
      览富财经网讯:4月11日证监会核发华之杰1家沪市主板企业IPO批文。
    • 3星期前
      天工股份首发股票获证监会批准
      览富财经网讯:4月3日证监会核发天工股份1家北交所企业IPO批文。
    • 3星期前
      汉桑科技首发股票获证监会批准
      览富财经网讯:4月3日证监会核发汉桑科技1家创业板企业IPO批文。
    • 3星期前
      4月3日证监会核发天工股份1家北交所企业IPO批文
      览富财经网讯:4月3日证监会核发天工股份1家北交所企业IPO批文
    • 3星期前
      4月3日证监会核发汉桑科技1家创业板企业IPO批文
      览富财经网讯:4月3日证监会核发汉桑科技1家创业板企业IPO批文。
    • 4星期前
      江顺科技首发股票获证监会批准
      览富财经网讯:3月28日证监会核发江顺科技1家深市主板企业IPO批文。江顺科技:公司本次拟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不超过1,500.00万股,拟投入募资56,048
    天天数据
    X
    览富号热榜
    净利增涨30%门店近7000家,途虎为何能成为汽后第一连锁?

    文源 | 源Sight

    作者 | 王言


    近几年,汽车行业的关注度被不断放大,不论是新旧势力互搏,还是新兴技术的出现和争议,一直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放眼整个中国汽车行业,市场体量增长十分迅速。公安部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53亿辆;2024年国内乘用车销量约2260.8万辆,同比增长3.1%。


    随着中国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大众对汽车保养维修的需求愈发多样化和精细化,这一趋势下导致4S店在汽车后市场一方独大的格局逐渐成为过去式,独立汽修连锁玩家开始参与蛋糕的切分,且拿下的份额越来越大。前不久,“汽车后市场第一股”途虎养车(下称“途虎”)发布了2024年业绩报告,在市场竞争加剧,消费需求趋于平缓的情况下,途虎营收、净利、门店都实现了增长。

    图片来源于途虎养车官网


    财报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收147.59亿元,同比增长8.5%;经调整净利润达6.2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9.7%。截至2024年底,途虎工场店6874家,同比净增加965家;累计注册用户近1.4亿,同比增长20.4%。


    总体看,业绩保持增长,得益于途虎能够在行业持续洗牌的情况下,通过门店规模扩张、供应链效率的提升及服务的优化,持续巩固行业龙头地位。


    01

    边际效益不断增加

    过去几年来,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调整,汽车后市场的生态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对途虎来说,其敏锐地观察到消费意愿向线上迁移的趋势,利用O2O模式迅速扩张,通过整合上下游,找到了自己的核心业务。


    另一方面,过去几年,途虎构建了广泛且深入的布局,迅速扩大的门店规模,宛如“毛细血管”般扩张并下沉至市场的各个角落,极大缩短了服务半径。


    细分看,轮胎和保养业务构成了途虎的两大营收支柱。2024年,公司轮胎和底盘零部件收入达到61.32亿元,同比增长10.4%;汽车保养收入为54.21亿元,同比增长 9.9%。

    图片来源于途虎养车官网


    而依靠着门店规模、供应链的优势,途虎得以降低成本,为市场提供高性价比的服务。


    愈发成熟的物流体系也让边际效益不断增加。截至2024年底,途虎通过覆盖全国的243条自配送线路以及外部承运商协同,共同串联起30个区域仓、606个前置仓和6874个工场店。这也带动其履约费用率进一步降低0.5个百分点至4.5%。


    财报显示,在区域仓侧,途虎持续优化仓内作业效率,并通过自动库内规划和自动化设备提高拣货效率。比如,途虎引入了灯光拣选流程,通过灯光指引提升人工效率,推动拣选人效提高了58%。在前置仓侧,途虎也在持续提升仓库密度以及优化库存模型,提升对门店货品的满足率。


    规模效应正在优化途虎的毛利率表现。2024年,途虎的毛利为37.46亿元,同比增长11.5%;对应毛利率为25.4%,相比2023年提升0.7个百分点。


    途虎介绍,报告期内,公司致力于在有挑战的经济环境下持续为用户提供高性价比的汽车产品与服务,通过持续深耕供应链带来的上游议价能力和产品结构优化,公司毛利率保持健康增长。


    02

    追求高质量的扩张

    数据显示,中国汽车后市场将在2025年达到1.7万亿元规模。这期间,消费者开始逐步从无品牌的个体门店,走进服务标准化、流程透明化的连锁品牌门店。同时,很多创业者也希望选择拥有成熟的体系的品牌加盟。


    途虎所采用的加盟模式,可以快速拓展门店网络。尤其是这几年,各个行业都在不断下沉,加盟模式的资产较轻,可以推动途虎进一步抢占市场。

    图片来源于途虎养车官网


    不同于其他汽车后市场品牌的加盟模式,途虎会与加盟商进行利润分成,这将大大激发后者的动力。比如说,消费者在途虎门店接受的服务越多,加盟商的收益就越高。


    而途虎对于加盟商的支持,并不是简单提供品牌背书和产品,其一直通过线上导流和广告投放,为门店带来了更多的曝光和客流。财报显示,2024年途虎营销开支同比增长15.5%至10.08亿元,其表示主要是由于营销及推广活动增加,包括在短视频平台和线下促销活动。


    同时,途虎持续落实对加盟商的正向激励,包括推出提前续约的优惠政策,设立“如虎添翼奖”、“卓越发展奖”等多项激励奖项,来引导加盟商提升服务质量、强化管理能力。


    途虎还透露,公司正在全力聚焦AI,AI工具将从更多方面赋能加盟商和内部运营团队,并助力全国工场店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这一系列政策的效果立竿见影。至2024年底,途虎已在全国拥有6874家途虎工场店,年内净增965家,继续巩固全国最大汽车服务平台的地位,并进一步拉大与第二名的差距。另有数据显示,开业6个月以上的途虎工场店,盈利比例保持在90%以上。


    途虎的下沉策略也有着不俗的效果。截至2024年末,途虎的门店已经覆盖全国318个地级行政区、1759个县级行政区,对全国乘用车保有量在2万以上的县域覆盖率已经达到66%。2024年也是途虎门店下沉战略的第4年,至今,其门店不仅下沉至县级行政区域,更是到乡镇维度。


    2024年8月,途虎开启“万镇万店”计划,针对中西部下沉空白乡镇提供加盟费和管理费折扣的优惠政策扶持,让更多加盟商商愿意把门店开到下沉地区。


    途虎透露,上述计划推出后,在重点发展的西北地区,截至2024年底,其的门店数同比增长了超过30%,其中新疆的门店数更是同比增长超过60%。截至2024年底,途虎在中西部独立乡镇的签约门店数也同比增长48%。


    需要注意的是,整体看,2024年途虎门店数的增长幅度,相比前两年有所降低。但这也说明,途虎早已意识到,盲目追求门店数量的增长,并不意味着在市场的绝对领先。只有在商业模式愈发成熟、上下游链条更加通畅的情况下,门店的增长才算是有质量的扩张。


    03

    提升导流能力

    自成立以来,途虎实现了从独角兽到上市公司的蜕变。这期间,它们通过构建了线上下单、线下服务的互联网模式闭环,成功从传统的4S店和个体门店当中啃下一片市场。

    图片来源于途虎养车官网


    途虎从竞争中脱颖而出,并构建护城河,关键还是在于其自身在供应链、门店等方面差异化定位。


    作为一家“线上线下一体化汽车服务平台”,途虎一直致力于持续整合资源,将需求直达供应商,并通过线下门店、线上APP以及成熟的加盟商培训体系等,迅速满足消费者需求。


    如今,面对新的市场变量,途虎还在积极调整。在财报中,途虎就表示,通过在用户更喜欢的诸如短视频、生活方式等用户内容创作平台以及知识付费问答平台进行投入,公司获得了更多的用户关注。比如,在抖音平台上“内容+直播间+本地生活服务”矩阵的运营使其获得了可观的用户触达。


    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途虎在上述渠道的轮胎保养新用户数同比增长超过100%,并常年位居抖音电商汽车零配件行业GMV排名榜首。


    借助在这一渠道优势,途虎也在纵向贯穿产业链。去年12月,途虎联合抖音推出了“云途引擎3.0”行业生态解决方案,帮助供应商和门店全面提升端到端的运营效率,通过和他们进行短视频+直播的共同建设,实现机会人群最大化覆盖。


    在不断完善和更新整个链条后,途虎实现了更高的流量转化效率。截至 2024年末,途虎累计注册用户近1.4 亿,交易用户数达2410万,同比增速分别为20.4%和24.8%;用户复购率提升至62.3%。以注册用户、月活用户、年度交易用户计,途虎均稳居中国汽车服务市场第一名。


    发掘新的流量高地之外,途虎也在尝试切入正在崛起的新能源领域。


    财报显示,为了更好的给平台上占比超过11%的活跃新能源汽车用户提供一站式的服务,途虎于2024年初上线了新能源汽车充电业务,截至年底,途虎已整合国内头部电桩供应商,累计接入7万座电站,覆盖全国342个城市。


    截至2024年底,途虎体系内具备低压电工认证的技师数量已超过800人,接受过新能源维修技术培训的技师数量超4000人,处于行业领先身位。


    此外,在2024 年,途虎参加了《新能源汽车维修维护技术要求》《动力蓄电池维修竣工出厂技术条件》两项国标的制定。


    在财报后的电话会上,途虎CFO张志嵩表示,为了聚焦新能源汽车后市场,途虎升级了“三大件”维修技术,与电池厂商合作拓展质保期内订单。


    在财报发布后,多机构预测途虎2025年增长提速,看好公司发展韧性。其中,天风证券指出,途虎积极布局新能源,将通过策略聚焦市场份额提升,加速渠道下沉与高端化并行,强化供应链议价能力,非常看好其规模优势下的毛利率提升空间及费用率优化潜力。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1天前 源Sight
    剑指“中式面馆第一股”,IPO之路充满机遇与挑战。

    出品 | 创业最前线

    作者 | 星空

    编辑 | 蛋总

    美编 | 邢静

    审核 | 颂文

    从广州体育东横街的30平米小店,到坐拥380家门店、年入11.5亿的“中式面馆第四大玩家”,遇见小面用了十年时间。4月15日,遇见小面正式递表港交所,剑指“中式面馆第一股”。

    在出色的营收增长与资本热捧背后,遇见小面的降价换量、债务高企、同质化竞争以及食安隐患等问题如影随形,三位创始人的雄心壮志也面临重重考验。

    1、百胜前员工创业开面馆,获碧桂园、九毛九投资

    遇见小面的诞生,源于三位华南理工大学校友的创业梦想。

    遇见小面的董事长兼CEO宋奇,现年38岁,他2008年7月获得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士学位,2009年11月获得香港科技大学机械工程硕士学位,是一位妥妥的理工男,但毕业后他却进入了餐饮行业,2010年10月到2011年6月曾在香港麦当劳工作过,主要负责餐厅运营管理。

    宋奇“野心”不小,据他本人对媒体透露,当他在麦当劳炸下第一筐薯条时,就有以后创立品牌,甚至挑战麦当劳的想法。他想见识一下世界500强公司到底是怎样运作的,也为以后自己创业做铺垫。

    在2011年,宋奇又跳槽至经营肯德基和必胜客两大连锁餐饮品牌的百胜集团工作,担任餐厅开发拓展岗位。

    2014年2月,宋奇与罗燕灵、苏旭翔一起创办了广州市饺工匠餐饮有限公司,也就是遇见小面的前身。三位创始人都曾在华南理工大学求学,其中罗燕灵还是宋奇的妻子。

    目前,罗燕灵担任遇见小面的执行董事兼副总裁,主要负责监督集团的供应链、食品安全、菜品研发和制定运营标准。苏旭翔同样担任执行董事兼副总裁,主要负责监督集团的营销、品牌推广和信息技术。

    (图 / 遇见小面官方微博)

    在创业过程中,遇见小面也获得了不少投资机构的追捧。从2014年9月至2021年9月,该公司在7年内至少获得了7轮投资。

    其天使轮投资是在公司创办7个月后拿到的,当时是个人投资者顾东向他们投资了200万元。2015年3月,青骢资本参与了天使+轮投资。

    2016年2月,遇见小面获得PreA轮300万元投资,分别是餐饮行业的上市公司九毛九通过广州九毛九对遇见小面投资了285万元,以及青骢资本跟投15万元。广州九毛九通过广州品芯悦谷持有遇见小面的股份。

    2016年11月,餐饮行业的另外一家上市公司百福控股通过奇昕控股有限公司投资了遇见小面的A轮,投资额为2500万元。

    2020年2月,遇见小面获得A+轮融资,这轮融资中,除了九毛九集团和百福控股持续投资外,另外一位个人股东高德福也参与了1000万元。高德福是餐饮连锁品牌喜家德的创始人。

    2021年3月,碧桂园通过汇碧一号投资遇见小面3000万元B轮。百福控股与高德福曾参与跟投。3个月后,碧桂园和高德福又再一次增资,金额分别为4400万元和136.4万元。

    同时,顾东和百福控股将部分股权按B+轮投前估值20亿元转让给了碧桂园,代价分别为3000万元和3000万元。

    (图 / 遇见小面招股书)

    2021年3月,遇见小面曾与一名B轮投资者订立投资协议,并且赋予B轮投资者拥有赎回权,若遇见小面未能在2021年3月11日起第七周年日或之前未能实现IPO,则遇见小面需要赎回股份,赎回价按原发行价加简单基准计算的7%的年回报率加所有已宣派单未派付股息的总和,以及原发行价的150%加所有已宣派但未派付的股息的总和(以较高者为准)。

    2023年9月,遇见小面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截至上市前,宋奇和苏旭翔共同持股的淮安创韬持股遇见小面49.04%的股份。

    此外,百福控股通过奇昕持股17.16%、碧桂园通过汇碧一号和汇碧二号合计持股9.06%、顾东作为天使投资人持股7.73%、青骢资本持股3.26%、喜家德创始人高德福持股3.01%。

    值得一提的是,在遇见小面的董事会中,京东前CEO徐雷也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

    此外,正值IPO之际,遇见小面还因为一个职场操作受到质疑。据新浪财经在4月19日报道,遇见小面的一位公关总监在4月18日发声透露,自己在孩子生病不在公司期间突然收到遇见小面的裁员通知,且公司将裁员通知发给了其家人而非本人。

    有报道称该总监刚入职3个月,尚在试用期。目前,遇见小面并未对此有所回应。

    2、2024年营收突破10亿,遇见小面仍想加速狂奔

    经过10多年的发展,遇见小面的营收已经突破10亿元,行业地位也跻身中式面馆前五。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显示,预计到2029年,中国内地的连锁中式快餐厅的市场规模将达到4778亿元。

    在2024年中国中式面馆经营者排名中,遇见小面以总交易额13.48亿元,市场份额0.5%排名第四,2022年至2024年的商品交易额复合增长率为58.6%,在前五大品牌中增速最高。

    (图 / 遇见小面招股书)

    遇见小面招股书显示,在中国中式面馆排名中,公司A成立于2012年,总部位于江苏,专注于提供中式面食,所指的应该就是和府捞面,其市场份额为0.9%,2024年总商品交易额为25.3亿元。

    公司B成立于1987年,总部在北京,专营中式牛肉面,指的应该是李先生牛肉面大王,其市场份额为0.7%,2024年商品交易总额为20.6亿元。

    公司C成立于2014年,总部在深圳,专营西北面食,指的应该是老碗会。其市场份额与遇见小面一样,均为0.5%,2024年总商品交易额为14.2亿元。

    公司D成立于2019年,总部在上海,专营兰州式牛肉面,指的应该是马记永,其市场份额为0.4%,2024年商品交易总额为12.5亿元。

    可以看到,国内中式面馆的市场极为分散,行业领头羊也没有占据1%的市场份额,前五大品牌合计占据了2.9%的市场份额,而且遇见小面与和府捞面的差距较大,与老碗会、马记永等品牌的交易规模和市场份额较为接近,面临着比较激烈的同行竞争。

    招股书披露,遇见小面在2022年、2023年和2024年(以下简称“报告期内”)分别实现营收4.18亿元、8.01亿元和11.54亿元。

    同期,公司净利润分别为-3597.3万元、4591.4万元和6070万元。2023年开始,公司实现扭亏为盈。报告期内,公司的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3497万元、4697.8万元和6388.8万元。

    报告期内,遇见小面还存在以价换量的情况。过去3年该公司的订单平均消费额持续下滑,分别为36.1元、34元、32元。该公司表示,他们主动降低菜品价格及为顾客提供更物美价廉的用餐体验,以吸引顾客及增加整体销售额。

    事实也确实如此,报告期内,该公司的单店日均销售额分别为11822元、13880元、12402元。订单数量也有明显增长,分别为1416万单、2821.9万单和4209.4万单。

    但以价换量的方法也带来了“副作用”,如2024年该公司的同店销售额就出现了4.2%的下滑。

    在门店层面,遇见小面也与头部企业有一定差距。据和府捞面官网显示,该公司的门店超过500家。而李先生牛肉面大王的门店目前已经突破1000家。窄门餐眼平台的数据显示,老碗会的门店数量在400家左右。

    遇见小面的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各期末,该公司的门店数量分别为170家、252家和360家,截止招股书提交日,该公司的门店数量为380家。

    而且遇见小面的门店分布存在一定的地域集中风险:380家门店中,广东省内就有250家,占比约为65.8%。其中广州有117家门店,约占门店总数的30.8%。

    据遇见小面在招股书中的规划,他们仍将继续加大开店力度。报告期各期,公司分别开设了43家、92家和120家自营和特许经营新餐厅,他们计划2025年、2026年和2027年开设约120家至150家、150家至180家、170家至200家自营和特许经营新餐厅。

    遇见小面称,公司不仅要拓展下沉市场,探索海外市场(计划在东南亚开设门店),而且开设速度也要比以往更快。

    2025年以来,遇见小面已经花费约2270万元用于拓店。2025年、2026年和2027年这三年,他们计划用于开设新直营门店的投资成本预计分别为1.08亿元、1.32亿元和1.48亿元,未来3年拓店开支累计将达到至少3.88亿元。

    客观来看,快速拓店策略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增加公司的门店规模,有望提高遇见小面的市场份额和竞争力。但另外一方面,这也可能给公司带来更大的资金压力,增加运营管理难度。

    未来,遇见小面能否管理好旗下的直营和特许经营门店,仍是一个未知数。

    3、公司债务压力陡增,曾因食品安全问题被通报

    从遇见小面的财务状况来看,公司的债务压力日益凸显。

    其流动负债总额从2022年的2.51亿元急剧飙升至2024年的4.9亿元,债务压力陡增。而2024年其流动资产总值仅为2.48亿元,流动比率低至0.5,低于安全阈值。

    报告期各期的年末,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3651.9万元、2676.4万元及4219万元。

    这些数据意味着公司短期内偿还债务的能力较弱,一旦资金周转出现问题,极有可能陷入财务困境。他们未来3年大规模的门店扩张计划,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这无疑会进一步加重企业的债务负担,使得资金链更加紧绷。

    作为餐饮企业,遇见小面也需要格外注意食品安全问题。报告期内,遇见小面也曾因食安问题遭到市场监督管理局的通报。

    2024年6月,北京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餐饮食品安全大检查工作中发现,北京遇见小面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海淀区翠微路分公司存在“两个责任”落实不到位的问题,被给予警告,责令改正。

    2024年11月底,北京遇见小面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东城东直门分公司又因为存在未保持食品经营场所环境整洁的问题被北京市东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给予警告处罚,责令改正。

    未来,遇见小面仍需要加强在食品安全领域的自我监督管理,尤其是他们计划扩大特许经营模式的门店规模,可能会带来更大的管理挑战。

    目前来看,遇见小面的IPO之路充满了机遇与挑战。在资本的加持下,该公司得以快速崛起并实现了营收和利润的双增长。然而,地域集中风险、债务压力、外部竞争压力以及食品安全问题等挑战也不容忽视。

    未来,一碗小面能否“煮出”数十亿甚至百亿市场的想象空间,关键还是在他们能否在规模与利润、速度与质量、扩张与管控之间找到完美的平衡点。

    *注:文中题图来自遇见小面官方微博。

    1天前 创业最前线
    阿维塔,中国市场“高攀不起”

    出品 | 子弹财经

    作者 | 魏帅

    编辑 | 冯羽

    美编 | 倩倩

    审核 | 颂文

    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高速发展的三年,长安汽车旗下的阿维塔科技(以下简称“阿维塔”)却仍旧“拿不下”中国消费者。

    最新发布的长安汽车财报显示,阿维塔亏损超40亿的数字,刺激着外界的神经。

    提起阿维塔,离不开的词语便是“含着金汤匙出生”“亲儿子”“华为加持”等足以令外界艳羡的词汇。

    背靠长安汽车的阿维塔,可谓一出生就在罗马。用业内人士的话说,这个传统车企羽翼下诞生的高端新能源品牌,从未尝过白手起家的滋味。

    或许正是这份高枕无忧的姿态,让这个品牌在有了依仗的同时,也失去市场上打拼的韧劲。

    数据显示,在2023年第一个交付完整年内,阿维塔全年交付量仅为2.7万辆;2024年全年交付量也仅为7.36万辆。

    即便有“金光闪闪”的华为标签加持,阿维塔也难以塑造高端新能源品牌的形象,在行业末尾徘徊。

    亏损已经成为阿维塔难以对外言说的痛。创业三年,阿维塔亏损已近百亿元。

    最新消息显示,在4月11日召开的长安汽车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上,针对与东风汽车重组一事,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回应说,长安汽车也已经作为“重要角色”参与相关工作,并与相关的集团一起推进,“相关重组方案已经基本完成了”。

    这意味着,在东风岚图等品牌的同台竞争之下,留给阿维塔“续命”的时间不多了。

    1、华为加持的20万级,逃不开内部打架

    在上海车展前夕,阿维塔旗下第四款阿维塔06姗姗来迟。

    这款定位中型轿车的车型,依旧延续阿维塔纯电和增程两种动力选择。在20万级的价格区间内,阿维塔06也成为了包括特斯拉Model 3、小米SU7、比亚迪汉等诸多畅销车型的竞争对手。

    20万级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竞争,可谓刀刀见血。前有特斯拉两款畅销车型,后有小米SU7去年年内交付超过13万辆,任谁看,这都不是一个能“杀”出一条血路的市场。

    而此次新车上市,阿维塔06的核心卖点仍是华为全栈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将激光雷达、鸿蒙智行以及800高压平台进行技术下沉至20万的区间。

    华为二字,几乎贯穿阿维塔品牌发展的始终。此前,「界面新闻·子弹财经」在走访阿维塔线下门店时,就曾有产品顾问表示,虽然华为的高阶辅助驾驶有效提升了阿维塔的知名度和品牌力,但大部分车主仍会选择低配版车型。

    这种选择,一方面显示了消费者对于高阶辅助驾驶的敏感程度,另一方面也彰显了在20万级左右的区间内,消费者对于价格的敏感程度。

    据报道,按照此前的行业规律,在硬件成本支出固定的情况下,阿维塔06可能的价格区间相对于起售价并没有太大的调整空间。但碍于如今的市场压力,阿维塔科技总裁陈卓连夜说服高层,将起售价下探至18.39万元。

    显然,这也印证了市场“价格为王”的不变态势。

    而阿维塔也从此前仅有的三款在售车型中,总结着消费者的购买偏好。阿维塔07远超阿维塔11和12的销量,印证着这一价格区间对于增程模式的敏感程度。

    但问题在于,阿维塔07与06相似的外观设计与动力总成,甚至相似的定位,大概率会造成产品的内部竞争。

    在「界面新闻·子弹财经」走访位于北京的阿维塔门店时,一位到店看车的用户就曾表示,阿维塔的车还不错,但是品牌溢价有点高了。“品牌知名度还没有打开,让人感受不到品牌高端化带来的情绪价值。”

    随着阿维塔06价格的进一步下探,定位不清晰、品牌战略混乱的情况只会进一步加剧。

    2、拖累长安,带不动的“亲儿子”

    如今阿维塔产品在市场上面临的压力,并非一天两天形成的。

    过去一年的时间内,阿维塔在内部也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与调整。从渠道转型到领导换防,再到持续的深化投入,无不向外界展示长安托举阿维塔品牌的决心。

    但终端的数据,却难以匹配集团的“苦心”。

    2024年全年,阿维塔累计交付新车7.36万辆,仅完成年度10万辆目标的73%。

    而按照陈卓的规划,2025年阿维塔的目标销量是达到22万辆,争取2025年第三、第四季度实现盈亏平衡。这意味着,其销量要在2024年的基础上实现翻番增长。

    而据懂车帝数据,2025年前3个月,阿维塔销量仅为2万辆左右,不足热门车型的单月销量,也仅仅完成了计划销量的10%不到。

    更值得关注的,是销量不佳所带来的持续巨额亏损。2024年,阿维塔实现营收153.5亿元,但净亏损也达到了历史新高40.18亿元。加上2022年20.15亿元和2023年36.93亿元的亏损情况,阿维塔三年亏损累计接近100亿元。

    阿维塔也成为长安汽车2024年唯二亏损的业务单元。另一亏损的业务单元深蓝汽车当年的亏损额为15.7亿元。

    或受两大业务亏损情况的影响,2024年长安汽车的营业表现也受影响颇大。2024年长安汽车实现营收1597亿元,同比微增5.58%,已经降至近五年来的最差水平;归母净利润为73.21亿元,同比降幅35.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5.87亿元,同比下滑31.59%。

    即便如此,阿维塔“亲儿子”的含金量还在提升。2024年,长安汽车增资阿维塔45.5亿元,为企业输血的同时,帮助阿维塔拿到了华为引望10%的股权,强化与华为的绑定属性。

    4月18日,阿维塔发文辟谣近日有关阿维塔与华为合作相关的谣言。阿维塔表示,与华为是最亲密的战略合作伙伴,所谓“抛弃华为”、“淡化华为标签”等信息完全失实,纯属编造。

    就在阿维塔辟谣后的第二天,阿维塔就举办了新车06的上市发布会,和以前几次发布会一样,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靳玉志出席并介绍阿维塔06的核心智驾卖点,为阿维塔站台。

    陈卓也对此回应称,阿维塔与华为是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战略合作伙伴。通过这几年的合作,双方都看到了对方的能量,对未来合作更加充满信心。

    3、央企合并在即,阿维塔还能靠什么

    然而,在阿维塔乃至整个长安汽车业绩承压的情况下,央企重组也在同步进行中。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长安汽车作为重要的角色参与到了重组事项当中,并正在推进中,方案也已基本完成。“这次重组不会影响长安汽车任何既定的发展战略,包括既有品牌、技术规划、全球化规划等。且本次重组不会对长安汽车产生不利影响,只会有更多、更有利于长安汽车发展的因素。”

    尽管朱华荣如此回应,但从现实出发,新能源品牌与集团车型定位的重叠,以及架构整合、利益协调等,始终需要时间来解决。

    尤其是对于双方而言,都是举集团之力发展新能源品牌,前有东风的岚图,后有长安的阿维塔。

    而从二者重组的背景出发,由于兵器工业集团与兵器装备集团的合并,才让身为兵器装备集团子公司的长安汽车需要脱离原有的母公司,转头与东风汽车合并。从级别从属关系上来讲,东风汽车与长安汽车的母公司兵器装备集团平级,长安汽车与东风汽车合并后,难免需要面临人员级别和项目级别的变动。

    在此背景下,如何保持阿维塔项目的独立性尚未可知。

    也正因这样的现实问题,即便是长安汽车再三重申不会对现有项目造成影响,但外界仍对合并重组后长安的命运表示担忧。

    “品牌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集团的优先级和重视程度,在阿维塔关键的时期里,如若资源发生断代、体系出现大幅调整,很有可能会被市场所抛弃。”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另一方面,发展的重重迷雾之下,阿维塔也在积极投身资本市场,赴港上市的消息从未间断。有传闻称“最快将于第二季度提交香港上市申请”,也有报道称“希望在第四季度完成上市”。

    在阿维塔06的上市发布会上,朱华荣首次正面回应上市消息,并称将在2026年赴港上市。

    如若成功,借助于资本市场的融资,或将缓解阿维塔如今面临的内外部发展压力。而在销量不佳、品牌力式微、连年亏损的情况下,阿维塔的资本之路,或许没有想象中那么顺畅。

    *文中题图来自:阿维塔官网。

    1天前 子弹财经
    赤子城科技Q1业绩亮眼,AI社交+游戏双轮驱动该咋看?

    首先,从社交业务角度来看,赤子城科技在中东市场深耕多年,其成熟产品MICO和YoHo占据较大市场份额,而SUGO、TopTop更是保持高速增长。这体现了公司在中东市场的强大竞争力和深厚的市场基础。同时,SUGO在东南亚市场也取得了显著成绩,显示出其拓展新市场的巨大潜力。AI技术的引入,进一步提升了社交业务的效率,使得公司在全球化进程中更具优势。这种“中东护城河+AI提效”的策略,不仅巩固了公司在现有市场的地位,也为未来市场的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其次,创新业务方面,赤子城科技的游戏业务和社交电商业务均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游戏业务自2024年Q4首次贡献收入后持续发力,而社交电商业务更是实现了全年营收和利润的大幅增长。这种“游戏盈利+社交电商”的模式,使得创新业务收入占比显著提升,成为公司新的增长极。公司“AI+游戏”模式的成功跑通,为未来更多品类的拓展提供了可能,进一步丰富了公司的业务版图。

    第三,从公司回购和机构背书方面来看,赤子城科技在2024年累计回购股票1.5亿港元,并宣布追加回购计划,这充分彰显了管理层对公司长期价值的信心。同时,先锋领航集团的重仓持股和MSCI指数的纳入,进一步吸引了全球资金的关注,提升了公司的流动性溢价。此外,公司还有望在今年入港股通,这将为公司带来更多的市场机会和资金支持。

    长期来看,赤子城科技“小腾讯”的全球化故事,或许才刚刚开始,其未来的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1天前 江瀚视野
    “AI寒武纪”爆发至今,五类新物种登上历史舞台

    2022年末,ChatGPT横空出世,如同一颗点燃科技革命的“火把”,迅速燎原至全球资本市场。彼时的美股市场,仿佛被注入了一剂强心针,纳斯达克指数在随后两年内狂飙突进,累计涨幅一度高达75%。

    然而,狂欢之下暗流涌动——共和党登台、Deepseek的技术冲击与关税事件的连锁反应,最终让这场盛宴戛然而止,市场的上升通道轰然坍塌。

    站在当下回望,若将Deepseek视为中国的“ChatGPT时刻”,我们不禁要问:

    当新一轮AI基础设施资本开支周期与软件应用创新周期同时启动时,哪些领域会成为资金追逐的焦点?哪些题材是昙花一现的短期炒作,又有哪些领域能真正能穿越周期?

    我们将以ChatGPT为起点,复盘美股过去两年的市场逻辑,穿透喧嚣,挖掘那些曾被聚光灯忽视的行业与企业,探寻AI浪潮下的投资真相。

    行文伊始,按照惯例我们还是统一下数据口径:ChatGPT开放注册的时间节点为2022年11月30日,但资本市场反应较弱,真正出圈节点应该是12月底至次年年初,因此我们复盘的时间节点从2023年第一季度开始,以季度为节点行文总结。

    另外,我们剔除了市值在10亿美元以下的低市值股票,并且不考虑非经营性活动带来的市值波动。

    01

    2003年

    1)第一季度复盘

    在经历了2022年末加息和疫情压力影响后,2023开年美股经历了一波估值修复。其中受益于ChatGPT影响,纳斯达克领跑三大股指,整个一季度股指涨幅达到了惊人的17%。

    从行业层面来看,ChatGPT发酵期是美股信息技术行业涨幅最猛的阶段,单季度行业整体涨幅超过21.7%,其中互联网服务及基础设施、半导体产品均位列细分赛道的涨幅榜首,这一点与A股AI炒作周期相仿。

    2023年Q1涨幅居前的主线逻辑围绕着与大模型训练强相关的企业,但依旧存在着上一代技术的投资逻辑,其中典型的企业有:

    ·Innodata,美股龙头数据标注公司,属于大模型训练的上游强相关企业,ChatGPT爆火后的第一个季度累计涨幅达到了118%,当然这仅仅是个开始。

    2023年一季度末市场风向转向硬件产商,Innodata出现过短暂的调整,很快市场意识到数据标注低自动化的特性,并在出现了训练数据稀缺的情况后,Innodata一路长红,最高涨幅达到了1980%,翻了近20倍,现如今涨幅也接近1200%。

    ·C3.ai,老牌AI服务公司,主要的业务是为开发人员提供非编码到深度编码的服务,与Innodata不同的是,C3.ai属于上一代AI应用的开发商,最高涨幅达到了300%,但当市场意识到不同代际的AI底层逻辑差异后,C3.ai快速回落,并没有走出长牛行情。

    2)第二季度复盘

    2023年二季度美股市场热情依旧不减,但与一季度不同的是,虽然信息技术的整体增速不及一季度,但11个一级行业中,有8个行业出现了上涨,属于普涨行情,AI的利好逐渐外溢。

    除了AI加持之外,2023年二季度《通胀削减法案》的通过也大幅提升美国制造业的信心,细分行业中,基建相关行业、地产行业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修复。

    其中较为特别的是UBER,GICS行业分类中,UBER是“公路与铁路”中成分最大的企业(因此公路和铁路其实是互联网应用行业)。2023全年UBER涨幅达到了148%,核心原因有二:二季度首次盈利,以及乘着AI东风,宣布开发聊天机器人及涉足数据标注服务。

    2023年Q2美股焦点转向了更上游的基础设施,其中服务器厂商表现较为优异,在市场未完全搞清楚算力的逻辑之前,大多数与算力挂钩的科技企业都迎来了高光,其中涨幅居前的企业有:

    ·Applied Digital,2001年成立的数据中心服务公司,2023年转型成为AI数据服务公司,同时受到了英伟达的投资。Applied二季度大涨了317%,但持续性并不长,在之后的两年内连续横向窄幅震荡下跌,市场逐渐认识到,AI大算力时代,小型云服务商既没有规模优势,也没有技术优势。

    ·超微电脑,与Applied逻辑相同,作为两大算力基建的下游厂商(AMD剥离企业,创始人梁见后与黄仁勋为密友),超微电脑在ChatGPT时刻来临后,成为了除“七姐妹”外最核心的红利标的,过去两年的最高涨幅达到了1300%,但集成商本质还是不掌握核心基建资产,并且出现了会计违规被调查的黑天鹅事件,超微电脑股价大幅回落,昙花一现。

    ·D-Wave/IonQ,量子计算企业在23年二季度也吃到了部分AI红利,彼时还未出现所谓的量子芯片突破,但算力指数性需求带动了量子计算的想象力,不过量子计算应用路线太长,发展不稳定,因此行情持续的也不算久。

    3)第三季度复盘

    在经历了两个季度的价值重估后,美股23年三季度经历了一波震荡,三大指数均小幅度回调。从行业层面来看,11个大行业中仅有两个行业上涨,分别为能源和通讯服务。

    细分行业中,除了前期跌幅较大的能源回调明显外,AI驱动的能源需求也进一步被放大,电力相关的消费性能源均得到了大幅价值重估。

    除此之外,部分落地的AI应用在ChatGPT时刻后首次受到了市场追捧,最典型的就是教育(这也是当时我们判断最好落地的AI应用场景之一),宣布接入AI的中概企业好未来、知名企业多临国都出现了明显的上涨。

    2023年Q3美股强势标的,还是延循着基础设施的投资逻辑,只不过围绕的重点是英伟达更细分的产业链,封测成为了核心,涨幅居前的公司有:

    ·Camtek,以色列的半导体封装测试企业,带动增长的核心原因依旧是算力,23年三季度黄仁勋参观台积电,台积电CEO魏哲家宣布扩产CoWoS产能,来确保英伟达AI芯片的出货量,直接让先进封装聚焦在聚光灯下,于是一些小型的封装企业吃到了红利。

    ·Celestica,加拿大的电子专业制造服务,涵盖电子设备制造的全流程服务,三季度的行情主要依靠的还是封装风口,但Celestica自身的实力比较强,电子制造的多个环节均有业务服务,因此Celestica走过了这一轮长牛,最高涨幅达到了1140%。

    4)第四季度复盘

    经历了三季度的小幅度回调后,23年四季度美股重回上升通道,并且三大指数的涨幅均突破了10%,纳斯达克略高达到了14%左右。

    以行业层面来看,地产行业拔得头筹,信息技术和金融紧随其后。房地产一方面是长期回调后修复,一方面是《通胀削减法案》持续发酵。

    细分行业来看,除了地产相关的行业外,宣布进军数据标注行业的UBER再次带动了公路铁路板块的上涨,季度性消费业绩影响以及23年Q4美国GDP及消费增速超预期,带动了百货和零售消费估值回暖。

    而整个信息技术,数字货币和支付成为了主要的驱动力,AI影响暂时进入了沉默期。

    2023年Q4美股AI投资热情明显减弱,大部分涨幅居前的科技公司有:

    ·CleanSpark/MARA Holdings:受益于币圈行情,加密货币概念股成为了美股23年末的明星标的。(整个23年四季度加密货币包揽了美股信息技术行业涨幅前列)

    ·SentinelOne,创立了第一个专门构建的基于人工智能的扩展检测和响应(XDR)平台,是细分赛道的AI应用标的之一,受到了市场的追捧,但产品能应用的场景比较有限,很快就跌了回去。

    02

    2004年

    1)第一季度复盘

    2024年开年的第一个季度,Open-AI的王炸概念产品Sora再度带动了美股信息技术产业的快速拉升,行业层面信息技术科技重新占据榜首。

    并且,Sora的问世将信息技术行业整体重新拉回了算力驱动的主线逻辑之中,细分行业中半导体、互联网基础设施等算力相关企业涨幅居前。

    Sora的横空出世也让AI应用首次成为市场重点,这其中也诞生了不少业绩估值双升的企业,其中语音助手、广告营销成为了最具潜力赛道(现阶段回头看稳定住了高估值),典型的企业有:

    ·SoundHound AI Inc,语音类AI应用企业,语言助手也算是一个较为明显的AI应用场景之一,是很多外国车企的车机供应商(包括梅奔、现代等),SoundHound全年的表现都异常优异,上涨10倍有余,在中国设立了子公司声航软件。

    ·Applovin Corp,明星AI广告企业,是AI应用+商业化做的最好的中小企业之一,改变了谷歌的广告生态,去年全年至今年年初涨幅1080%,但Applovin在近期遭到了机构做空,股价快速下滑,但至少证明了AI广告的潜力。

    2)第二季度复盘

    24年二季度美股出现了明显的分化,三大指数中,纳斯达克上涨逾9%,标普500涨幅超过4%,但道琼斯下跌接近2%。

    从一级行业中也能看出,11个行业中,仅通讯服务和信息技术出现了明显的上涨,有7个行业出现了下跌。

    细分行业中,半导体产品、硬件集成商、AI应用端的表现都不错,受益于GameStop的再次炒作,电子产品销售荣登24年二季度细分行业之首。

    2024年Q2美股延续了前一季度的主线逻辑,AI应用资本开支效益出现外溢,AI+广告的应用因为变现周期短,更容易受到青睐。同时Sora带来的算力困境和数据中心大规模的建设,让信号传输成为了市场题眼之一,典型的企业有:

    ·Zeta Global,全渠道数据驱动的云平台,提供消费者智能和营销自动化软件,既Applovin之后AI营销界新星,2024年最高涨幅310%,虽然不及Applovin,但Zeta的崛起再次向市场证明,AI+广告似乎是AI应用最清晰的商业化路径。

    ·Credo Technology Group,光模块明星标的,AI数据中心彼时面临着并联传输困难,光通信和光模块概念股迎来了一波价值重塑,首当其冲的便是Credo,光模块可能也是AI上游产业中为数不多最后才被炒作的产业线条之一。值得一体的是,新上任英特尔的CEO陈立武也是Credo的董事.

    3)第三季度复盘

    美股2024年三季度依旧位于普涨的上升通道内,但权重股的涨幅超过了科技股,其中受益于降息预期,地产和建筑装饰服务商的表现非常好。

    除此之外,24年三季度美国制造业数据相对好看,叠加大选预期,细分行业中轻工制造和传统制造业短暂的经历了一波红利行情。

    而信息技术和AI产业在24年三季度并没有外部重大利好,应用侧也比较平淡,产品发布较少,因此横盘了将近一个季度。

    整体来看,当期美股还是以数据中心基建,光模块、通讯为资本开支的核心,典型的标的有:

    ·Semtech Corporation,一家非常老牌的半导体设备商,上涨的主要原因是线缆被用于英伟达的数据中心做信号连接,属于算力产业上游厂商,23年三季度经历了一波估值修复,但今年2月英伟达更改了数据中心机柜铜缆的配置,Semtech的股价迅速暴跌。

    ·Ubiquiti(优倍快),C端较为知名的通讯设备供应商,属于稳健型AI受益股,优倍快自ChatGPT时刻以来,上涨了50%,从低点算起最高上涨了260%左右,虽然优倍快的业务与数据中心建设的重合度高,但交换机和无线设备本身不具备想象力,因此相对其他行业而言,优倍快涨幅相对较慢,但胜在有业绩,稳健。

    4)第四季度复盘

    目前来看,2024年四季度是美股这一轮AI行情周期最后的余晖,2025年初Deepseek的问世以及接踵而至的特朗普关税战,从根本上扭转了美股上行走势。

    而从行业层面来看,周期波动末尾的景象已经初现,11个大类行业跌幅明显高于涨幅,指数层面道琼斯和标普500微涨,纳斯达克涨逾6%,通讯服务和信息技术成为了托举指数的支柱行业。

    细分层面来看,得益于特朗普胜选,特斯拉成为了美股一枝独秀的存在,靠一己之力将汽车制造商推向了细分行业之首,与特朗普家族挂钩的相关标的也一飞冲天,因此行业层面涨幅并没有展现很强的逻辑性。

    虽然是最后的高光,但市场也并没有出现更值得投资的AI应用标的,基础设施也涨到了相对“不合理”的区间,因此市场资金围绕着看起来还有点逻辑的AI应用上,只不过持续性都不强,典型的企业有:

    ·SoFi Technologies,顶着科技AI名头的纯金融公司,核心的科技赋能产品是通过AI技术实现放贷审批和风险管控,SoFi成立时间很短,发展非常迅猛,或许AI+金融也是可行的科技变现渠道之一。

    ·Asana,主要提供多任务项目管理,云服务平台,SaaS公司,创始人为前Facebook联合创始人之一,Asana的发展历史并不算短,但公司一直没能找到稳定可持续的盈利点,接入AI后股价短暂的回暖了一波,但上涨的幅度有限。

    03

    总结

    纵观这一轮AI驱动的美股行情,科技“七姐妹”固然是舞台中央的主角,但若仅聚焦于此,或许会错过更丰富的投资图景。从上游的数据标注、算力基建,到下游的AI营销、语音助手,市场的演进逻辑清晰可见:确定性藏于基础设施,爆发力隐于应用创新

    因此我们可以将除七姐妹之外的明星标的分为五类:

    ·持续性强且增长势能足的赛道:数据标注、AI营销+语音助手/教育的应用侧企业,如Innodata、Applovin、Duolingo。

    ·持续性强但估值想象空间不够大的赛道:上游不掌握算力核心资产的算力基建企业,光传输、通信、集成商都算,如:超微电脑。

    ·持续性弱但想象力十足的行业:未印证可持续商业化逻辑的AI应用侧企业,如SoFi Technologies、Asana等等。

    ·马太效应强,资本开支足的大企业,也是AI领域现如今的主要资方:除英伟达以外的其他科技六姐妹。

    ·卖铲子的企业:英伟达。

    对于DS时刻后的我们而言,如果延循着ChatGPT周期的发展逻辑,除了大企业外,可以更多地关注上游数据标注和下游AI广告、AI语音和AI教育相关企业,毕竟这已经是被印证过的逻辑。

    当然,美股的AI叙事也暴露出隐忧:下游应用场景的匮乏,让资本最终困于“微笑曲线”的中间地带。反观中国市场,庞大的需求基数与亟待升级的生产力,恰恰为AI应用提供了天然试验场。

    接下来的竞争,或许不再局限于算力军备,而是聚焦于谁能将技术真正嵌入产业毛细血管,重塑价值链条。毕竟当一个产业只有卖铲子的人赚钱,却挖不出金子,那么铲子也会滞销。

    东升西落,周期轮回。当Deepseek的号角吹响,我们需要的不仅是追随历史的脚本,更应书写属于自己的篇章——真正的红利,永远属于那些既能仰望星空,又能脚踩泥土的探索者。

    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1天前 锦缎
    退市靴子下的中概股加速回流:港交所打响“保卫战”

    资本滩.jpg

    《投资者网》谢莹洁

    近期,中概股回流香港的话题再度成为市场焦点。4月13日,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公开表示,已指示香港证监会和港交所做好准备,迎接中概股回流,并强调香港必须成为中概股回流的首选上市地。

    此番表态有其背景:在过去一周内,受美国向全球多地施加“对等关税”政策的不断变化,国际金融市场出现大幅度波动,中国香港特区金融市场亦受到较大影响。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近期提出“不排除要求中概股在美国退市”的可能性。

    中概股回流香港主要有三种方式:美国私有化退市后新申请香港上市、在香港二次上市、在香港双重主要上市。其中,二次上市流程简单、所需时间短,合规要求获多项豁免;而双重主要上市,因为两个资本市场同为第一上市地,公司必须符合香港所有的上市规则,与二次上市相比最大的优势是可以纳入港股通。

    多家企业已双重上市

    中概股回流香港的趋势正在加速,特别是在中美关税摩擦升级的背景下,香港已成为中概股的首选地。

    在港府2025/26财政年度《财政预算案》中,陈茂波指出,香港将继续推进上市制度改革,其中包括将优化在香港双重主要上市及第二上市门槛,以及检讨市场结构,包括研究设立退市后场外交易机制。

    陈茂波进一步提到,港交所亦会加紧做好在东盟和中东市场的联系和推广工作,吸引更多当地优质企业来香港上市,同时汇聚更多国际资金到港,进一步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实力和地位。

    港交所是在2018年被视为“25年来最重大”的一次上市制度改革中,为寻求在香港第二上市的中资公司和跨国公司设立了第二上市渠道;并在多次后续的改革中,使赴港第二上市、双重主要上市制度变得更加灵活、便利。

    上一轮的中概股回流,触发自特朗普于2020年底签署生效《外国公司问责法案》(HFCAA),规定外国公司若连续3年未能通过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的审计,将被禁止于美国任何交易所上市。

    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至2025年4月共有31家中概股赴港上市,实现“美+港”两地上市。截至4月21日收盘,这31家企业的总市值约为5万亿元,同期387家中概股的总市值约为7万亿元。

    这意味着,目前中概股的70%左右已完成了“回港”。

    回流的中概股,已经成为港股近年新股市场的重要增量。 据LiveReport大数据统计,目前在美上市(包括纽交所、纳斯达克及美交所)的中概股总计有385家,合计总市值超过9000亿美元。同时在美国和香港挂牌的大型中概股,不少已将大部分股份转移至香港。

    从历史数据来看,港股的制度红利已得到充分验证。2018-2019年,小米、美团、阿里巴巴率先完成回归,奠定市场信心基础;2020-2021年,17家中概股集中回归,包括网易、京东等巨头,带动港股年成交额分别激增50%和28%。中资股持续占据港股成交额30%以上份额,市场定价话语权显著提升。

    1.png

    “A+H”上市阵营持续壮大

    港股IPO市场正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回暖。据德勤统计,香港交易所首季共15只新股上市,累计集资182亿港元,分别同比增加25%及287%,新股集资额排名全球第四。截至2025年3月31日,港交所收到的上市申请和处理中的上市申请个案均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今年首季共收到56份上市申请,同比提升56%;截至3月底港交所处理中的申请个案有104个,比上年同期多42%。

    2025年以来,A股企业赴港上市的热潮持续升温。截至4月20日,已有约20家A股上市公司公告筹划赴港上市,另有14家企业正式递交申请。这一趋势不仅反映了企业对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的需求,也与政策支持密切相关。中国证监会与香港监管机构协同推出一系列政策支持“A+H”上市,监管评估周期压缩至30个营业日。

    2.png

    从行业分布来看,A股硬科技企业成为赴港上市的主力军,电力设备、电子、医药生物三大领域占比达50%,其中半导体、电池等细分赛道尤为密集。这些企业赴港上市的目的,除了增强境外融资能力外,还包括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提升国际品牌形象和全球竞争力。例如,宁德时代以25天刷新H股上市备案时效纪录,并计划通过港股IPO进一步推进全球化战略。

    头部企业在“A+H”上市中起引领作用。美的集团2024年成功在港交所上市,募资超300亿港元。同样,顺丰控股作为快递物流行业的龙头,成为行业首家“A+H”上市企业。

    据高盛估计,目前有27只、总市值达1.35万亿元人民币(约1840亿美元)的中概股,或将有资格在香港进行双重主要上市或第二上市。这些中概股包括拼多多、满帮、富途等。而据市场机构测算,当前符合香港二次上市标准的中概股近30家,总市值约2000亿美元。若这些中概股全部完成回归,预计将带来约50亿港元/日的常态化交易额,若全部美国存托凭证(ADR)交易量转移,日均交易额可额外增加超100亿港元。

    德勤报告指出,预计未来会有更多中概股回流香港,因为在面对美国监管要求上市公司除牌退市的可能性下,中概股需要对投资者负责,为股东找到其他可继续交易公司股票的市场。

    部分研究机构认为,中国资产重估从2024年9月开始,即将继续主导接下来的港股行情,尽管上周美国总统特朗普关税政策扰动市场,但并没有改变港股长期向上走势,香港交易所也有望成为本轮中概股回归的受益者。随着更多优质的中国资产回流港股市场,港股市场将迎来资产质量升级、交投活跃度提升的发展新契机。(思维财经出品)■

    2天前 投资者网
    发 现 价 值 传 播 价 值
    研究报告
    IPO动态数据汇总
    资本市场动态
    付费阅读
    加入 览富财经俱乐部
    行业专题
    热文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