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账号登录
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

碳资产管理风口来临,企业积极布局林业碳汇资源

来源:深水财经社
作者:何离
发布时间:2024-05-15
摘要:碳资产管理就是对这些碳资产进行合理的管理和利用,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020年,中国政府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为了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我国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国家战略,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强顶层设计。

为了落实“双碳目标”,国家加快“1+N”政策体系构建和实施,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有关部门出台能源、工业、建筑等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实施方案,以及科技支撑、财政支持、统计核算、生态碳汇等支撑保障方案,31个省份制定碳达峰实施方案,全国碳市场体系建设加快推进。

“双碳目标”的实施,催生了碳排放权、碳汇、碳信用等碳资产的巨大价值,并带动碳资源交易的蓬勃发展,同时也催生了相关人才的巨大的需求。

01

碳资管人才需求巨大

2021年7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正式上线交易,覆盖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1亿吨,占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40%以上。截至去年底,市场累计成交量达4.4亿吨,成交额约249亿元。今年初,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启动。

针对于碳交易和碳资产产业的发展,相关人才缺口也随之而来,目前国内两大碳交易所——北京绿色交易所和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都推出了相关人才培养计划,鼓励相关产业和企业加大碳资产管理人才储备。

5月15日,由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能力建设中心主办,北京绿金所和A股上市公司东珠生态(603359)联合承办的“碳资产管理(无锡班)培训班”在无锡开班,吸引了上百人报名。

据了解,上述培训班结业后可以获得人社部颁发的“碳资产管理”证书和北京绿色交易所颁发的碳排放管理人才培训结业证书。这次培训将为企业输送碳资产管理人才,助力企业减少运营成本、提高可持续发展竞争力并增加盈利。

那么什么是碳资产管理呢?简单来说,碳资产管理涉及到碳排放权、碳信用等碳资产的买卖、存储、流通等环节。碳排放权是一种稀缺资源,拥有碳排放权的企业或个人可以在一定期限内排放一定量的温室气体。碳信用则是一种减少碳排放的权益,通过购买碳信用来达到减排目标。碳资产管理就是对这些碳资产进行合理的管理和利用,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02

企业纷纷布局碳汇资源

东珠生态主营生态修复以及市政景观设计和建设,公司生态修复业务领域主要包括生态湿地保护、水体治理、国储林、森林公园、矿山修复以及林业碳汇开发等领域,拥有丰富的项目经验,打造了大批国内标杆项目。

深水财经社关注到,除了上述主营业务外,公司早就开始在碳交易领域加大布局,并且公司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林业碳汇资源。

据公司2023年年报披露,去年他们新设立了东珠生态环境科技(宁夏)有限公司、内蒙古东珠聚元碳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子公司;同华宝证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加强数字化建设,共同打造碳汇数字化运营平台;分别同乌兰察布市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阿拉善盟行政公署、沈阳市法库县政府等政府或平台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协议约定未来将共同开发相关区域内的林业资源。

2023年,公司同玛纳斯县玛河农业投资有限公司签订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林草碳汇自愿开发)合同,双方约定在当地行政区域内拥有所有权或使用权或其他取得合法授权的林地、草地合作开发林草碳汇项目,合计开发面积林地329万亩,草地746万亩。另外公司成功中标铁岭市自然资源局林业碳汇项目,项目涵盖林地面积92.5万亩。

东珠生态之所以这么积极的布局碳汇资源,无疑是看重未来碳资产交易的巨大市场空间。而事实上,从今年以来,国家正在碳交易方面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推动碳交易市场的规范发展。

2024年1月25日,国务院制定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正式公布, 于2024年5月1日起正式实行,这也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第一部专门的法规,首次以行政法 规的形式明确了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为我国碳市场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法律保障,开启了我国碳市场的法治新局面,而2024年也将成为国内“碳交易元年”。

同时各地林业主管部门正积极探索“国储林+N”模式,即“国储林+碳汇开发”、“国储林+林下经济”、“国储林+产业链打造”等。2024年随着国家“3060”目标的战略部署,植树造林的规划及需求有望进一步提升。

东珠生态在年报中表示,在双碳战略目标背景下,公司将积极拓展林业碳汇相关业务,利用好公司行业资源优势,借助CCER交易重启的机遇,帮助地方政府或林权所有者将那些生态良好地区的生态资源优势转变为资产和经济优势,同时扩大自身业务布局,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欢迎转载,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 相关推荐
  • 1
    国内首创RDI模式 武汉RISC-V生态创新中心启动揭牌
  • 2
    北京市:2024年地方政府债务新增限额1126亿元
  • 3
    第二届链博会外资参展企业占比超过30%
  • 4
    《科创板日报》是聚焦科创板和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的拳头媒体产品
  • 5
    上海科创企业上市服务联盟清单2024版发布
  • 6
    国资委:截至6月底中央企业智能算力规模同比实现翻倍增长
  • 7
    国资委:未来五年中央企业预计安排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总投资超3万亿元
  • 8
    国资委: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和增加值占比 加快转向创新驱动的内涵式增长
  • 9
    国资委: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加快突破关键领域“卡脖子”技术瓶颈
  • 10
    国资委:将健全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等各类企业合作的制度规则
  • 11
    明星企业扎堆排队,港股IPO热潮涌动
  • 12
    多地抓紧推动低空经济相关项目落地
  • 13
    海内外需求共振 风电行业迎新发展浪潮
  • 14
    “科创板开市五周年峰会”今日在上海举行
  • 15
    公募自购固收产品“生意经”:久期相对较短、看重票息收益
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