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账号登录
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

华为超大尺寸平板首发支持星闪技术!星闪概念“闪”耀A股市场

来源:览富财经网
作者:启明星
发布时间:2023-09-21
摘要:华为将在9月25日的秋季全场景新品发布会上发布华为MatePad Pro 13.2英寸旗舰新品,该机型将支持星闪技术。

9月21日,星闪概念震荡拉升,荣联科技(002642.SZ)收获3天2板。截至当日中午收盘,荣联科技涨10.01%,鸿泉物联(688288.SH)涨8.17%,九联科技(688609.SH)涨6.77%,创耀科技(688259.SH)涨5.45%。

消息面上,华为将在9月25日的秋季全场景新品发布会上发布华为MatePad Pro 13.2英寸旗舰新品,该机型将支持星闪技术。

实现更快连接,加速万物互联

据华为方面介绍,超大尺寸平板华为MatePad Pro 13.2非常轻薄,并且首发支持星闪技术,与新一代华为M-Pencil的连接更加稳定,速度更快,写画体验也更加流畅。

星闪是由中国工程院牵头,华为等300多家头部企业和机构共同参与制定的国产无线短距通信标准。

值得一提的是,从正式启动标准化工作到正式开启商用,星闪技术仅耗时两年时间,就成为史上发展最快的近距离无线连接技术。

据了解,星闪是新一代无线短距离通信技术,该技术提供两种空口接入技术,即星闪基础接入SLB技术和星闪低功耗接入SLE技术,满足超低时延、高可靠性、高安全性、高速率、抗干扰、精准同步等要求。

目前,星闪技术在智能终端、智能汽车、智能家居和智能制造等场景中都实现了连接体验的升级。

国海证券认为,星闪技术是我国近距离无线连接技术的里程碑事件,华为等公司持续推进星闪技术的商用,推动万物互联的时代加速到来。

多家公司“抢跑”布局星闪技术

星闪的商用元年已经开启。2020年,星闪联盟正式成立,其定位于推动新无线短距通信技术的创新和产业生态的构建,能够承载智能终端、智能汽车等多个场景的应用,并最终完成标准化和产业的国际化。

2023年8月,华为宣布星闪将成为鸿蒙智联S+最高认证标准,依托鸿蒙的现有生态体系,产品矩阵和落地节奏有望加快,商用价值或将加速兑现。

在星闪联盟中,已有多家上市公司“抢跑”布局星闪相关技术。其中,荣联科技作为星闪联盟的理事单位,直接参与了星闪技术相关标准的制定工作,公司对行业应用拥有一定的把握。同时,作为数字化服务提供商,该公司与华为在企业级产品方面有长期合作,在服务、云、智能制造等领域也有全面合作。

鸿泉物联坚持引领商用车智能网联技术,利用人在回路的智能增强驾驶技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研发生产和销售智能增强驾驶系统和高级辅助驾驶系统。据了解,该公司也是星闪联盟的会员单位之一,公司密切关注星闪前沿技术和相关标准的制定,并将研究相关技术应用到公司产品中。

九联科技在2022年11月成为星闪联盟成员单位,并与华为等关键合作伙伴一起构建与星闪相关的生态系统,不断升级和优化星闪技术,以满足未来的通信需求。

创耀科技专注于通信核心芯片的研发设计和销售,公司与消费类产品客户共同开发搭载星闪芯片的无线终端设备的项目还处在立项阶段。该公司的星闪芯片主要应用于消费类产品,比如无线鼠标、无线键盘和穿戴设备等。

机构看好星闪技术发展前景

华为首次引入星闪技术,标志着该技术正式进入商用的快车道。星闪所展现出来的特性,也都是围绕解决各个场景的核心痛点来设计和升级的。国内机构都非常看好星闪技术的未来发展。

东方证券在研报中指出,星闪技术通过软硬协同,可以实现更低的时延和功耗,能够提供更加稳定安全的无线连接。星闪只需要用蓝牙60%的能耗,就可以达到6倍速度,传输时延只有1/30。因此,星闪技术的未来是智能终端、智能汽车、智能制造等在内的物联网的星辰大海。

申港证券表示,星闪技术正式开启商用,是无线短距通信技术的里程碑事件。建议关注星闪联盟单位,比如中国移动(600941.SH)、奇安信(688561.SH)等公司。星闪产业链可关注创耀科技和九联科技等公司。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欢迎转载,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 相关推荐
  • 评论
  • 1
    第三代半导体板块拉升 碳化硅方向领涨
  • 2
    融资融券余额创年内新高 部分券商融资利率低至5%左右
  • 3
    北交所市场持续火热 机构建议谨慎投资
  • 4
    机构密集调研消费电子、半导体产业链
  • 5
    中小企业踊跃申报IPO 北交所严把入口关确保高质量
  • 6
    中汽协:1-10月销量排名前十位的SUV生产企业共销售657.7万辆
  • 7
    北交所另类“生源”:或“改道”而来 或分拆而至
  • 8
    燃料电池产业进入发展快车道 多家公司披露布局进展
  • 9
    证券日报:上市公司高溢价并购应充分提示风险
  • 10
    险企发债“补血”忙 永续债成“新宠”
  • 11
    临近年末资产配置难度加大 债基密集限购
  • 12
    经济日报:对出借股票账户说“不”
  • 13
    产业临近“破晓”时刻 构强力布局机器人板块
  • 14
    供应偏紧纯碱价格攀升至高位
  • 15
    英伟达扩大由前小鹏副总裁领导的自动驾驶中国团队
查看更多动态
  • 1
    第三代半导体板块拉升 碳化硅方向领涨
  • 2
    融资融券余额创年内新高 部分券商融资利率低至5%左右
  • 3
    北交所市场持续火热 机构建议谨慎投资
  • 4
    机构密集调研消费电子、半导体产业链
  • 5
    中小企业踊跃申报IPO 北交所严把入口关确保高质量
  • 6
    中汽协:1-10月销量排名前十位的SUV生产企业共销售657.7万辆
  • 7
    北交所另类“生源”:或“改道”而来 或分拆而至
  • 8
    燃料电池产业进入发展快车道 多家公司披露布局进展
  • 9
    证券日报:上市公司高溢价并购应充分提示风险
  • 10
    险企发债“补血”忙 永续债成“新宠”
  • 11
    临近年末资产配置难度加大 债基密集限购
  • 12
    经济日报:对出借股票账户说“不”
  • 13
    产业临近“破晓”时刻 构强力布局机器人板块
  • 14
    供应偏紧纯碱价格攀升至高位
  • 15
    英伟达扩大由前小鹏副总裁领导的自动驾驶中国团队
查看更多动态